近几年来,随着玩酒一族的出现,经常看到一些酒客发烧友在朋友圈晒自酿纯粮酒的照片,偶尔推荐给他一个好酒,立马怼回来:“哥只喝自己酿造的纯粮酒,其它酒喝着不放心!”
在网上也经常看到,有很多个体电商也鼓吹自己卖的白酒自酿、纯粮、手工、好喝、健康安全,自酿酒就是健康好酒吗?
小编请教相关的酿酒专家,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解释说:自酿白酒在原料选择和发酵方面应该没啥大问题,可以纯粮固态发酵,但往往会因为卫生不合格、工艺差等原因,在杂质过滤处理上让人担忧,弄不好还会导致中毒。
说到这里,有酒客开始辩论了:中国白酒的发展初期,家庭作坊式作业不就是自酿酒吗?现在的自酿就是传承历史,这一点看似没错,但白酒作为“工匠”的重要体现形式,而真正的工匠应该是传承和创新。
虽然自酿酒,在原料和工艺上都能自己把控,看在眼里,用心去做,是真真正正的纯粮酒,但是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纯粮的不等于就是健康的。自酿酒因过程管控相对随意,酒体的质量检验难以开展等等,也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原料不做农残检测”、“开水烫一下杀菌”、“温室靠温度变化”、“蒸馏温度变化幅度大”、“饮用前不经过任何食品安全检测”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品控漏洞。
塑胶是新世纪的一大发明,因其轻便耐用等特点,塑料桶、塑料缸等东西代替了传统的笨重木桶、陶缸,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爆出塑料制品中含有的塑化剂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铲酒糟、搬运酒糟、蒸煮蒸馏等要用到各种金属制品,但金属与酒又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物质,从而会导致重金属超标。
自酿白酒限于设备,蒸煮用的是金属、盛放用的是塑胶,塑化剂含量、重金属等容易超标,而自己又没有技术去处理,这种酿造的酒是很的。
而正规酒厂用来过滤酿酒用水、过滤酒体杂质的工业级纯水设备。能够很轻松的将新酒带的甲醇、醛类、重金属等杂质除去,也是酒厂必不可少的环节。正规酒厂都有严格的流程规范,来出酒的品质。更何况酒厂还有“质检”这个岗,就是专门盯着酒质的,他们会将每批次的酒取样化验。
某白酒行业交流群有个小伙进群就发了一个农村自酿酒视频来推销他们的自酿,用洗脸那种款式并且在滤酒处已经发黑了的毛巾来过滤,焦黑发黄的塑料管子来接酒,用木材露天烧火蒸馏,左边是猪圈右边是泥土墙。
很多人自酿白酒消毒的方法是高温蒸煮加酒精消毒,这种方法可行但不完善,大多数人只注重器皿和使用工具的消毒却忽略了个人和的消毒。消毒处理不当,一方面会使粮食在发酵过程中容易感染到有害杂菌的侵害,另一方面会生成各种不明细菌,发生种种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
自酿酒有这些讲究吗?自酿酒里面的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严重超标,估计他们还觉得“原生态的更好”,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害物质超标”这个概念,所以完全不作处理就上市销售啦,喝这样的酒,等于慢性中毒。
酿酒材料在发酵过程中,甲醇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植物细胞壁中含有果胶,其本质是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侧链可被酯化,酯化的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会生成甲醇。所以,白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醇,不论是自酿还是工业化生产都会产生。
工业化生产酒时,一般会通过过滤技术、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自酿过程中的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而且限于设备、知识水平、技术等条件,自酿白酒的甲醇得不到有效控制。
一瓶酒,并不是单一酿出来放一段时间就能好喝的,中国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将多种不同风味(由不同年份、不同窖池等导致味道不一样)的‘调味酒’,和作为主体的‘基酒’,调合成一款风味复合的成品酒。这有中国哲学的韵味,和中国菜的原理有点相似。
而自酿酒的制做者,多不懂勾调工艺,也没有调味酒支持,缺少了勾调环节,酿造出来的酒要么直接卖或直接喝,这跟生吃菜肴有啥区别?
此外,各酒厂酿出的酒,都需要经过一定年份的存放处理,一是为了让酒中的悬浮物质沉降,以此降低酒中的固态杂物,另一方面是让酒里面有害的气体挥发出去,还有就是使得酒体在恒温、恒湿、避光的条件下趋向丰满。俗话说:酒越陈越香,白酒经过年份收藏会变得更加醇厚。自酿白酒由于量少或者急用等原因,往往并不能让就提中的有害物质充分发散,轻则会酒质,重则会导致酒中积累毒素。
还有存储设备,正规厂家都是用陶坛、不锈钢罐作为储存设备,而自酿酒一般都会用个塑料壶装酒,至于有什么区别,想想前几年爆发的塑化剂事件就应该懂了吧?
最后,各位酒客,喝酒是关系人一辈子的大事,不要盲目崇尚自酿酒,品质是第一,再好的噱头,脱离了品质基础都是扯淡!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