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版《深夜食堂》里,神秘的刀疤脸老板在午夜的店里,静静地倾听着食客们的故事,再为他们奉上一道道精心准备的料理:猪排盖饭、黄油拌饭、煎鱼卵、茶泡饭……这一道道看似普通却能让人食欲大增的美味,让“吃货”观众们念念不忘。然而,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后,却引起了种种争议。
《深夜食堂》是有关宵夜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玩,人们熬到后半夜,总会找些吃的来慰藉自己,这就是宵夜,又作夜宵、消夜,意思是在夜里再吃一顿打牙祭。宵夜深受年轻人欢迎,他们表示:“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怎能早早地躲在被窝里等待天明?”
所以,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半夜无聊或者饿得睡不着,世界人民也有各自的“深夜食堂”,那些美味的宵夜就在大街小巷,就在身边,从未缺席。如果真有烦恼,不妨吃些宵夜,何以解忧?唯有宵夜!
一碗绝妙的肉骨茶的肉汤底要用猪骨和排骨煲上足足五六个小时,煲汤底的肉骨都不用于食用。用来食用的排骨要挑选肉厚而不肥的,这样吃起来才不会油腻。食用排骨会被切成一指长左右的长度,和药材一起放入锅中细细煲到肉质绵软。肉骨茶的绝妙在于药材的合适搭配增香却不抢鲜,骨汤的分量也选择得当,二者相得益彰。
这样的肉骨茶始终保持着街头平民食物的风貌,不论是在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知名的肉骨茶摊档大多保持着大排档的模样,是当地人吃宵夜的最佳选择。很多知名的老店店内拥挤,桌椅简单,不下雨时可以选择露天的座位,一边观赏夜景,一边品尝美味。
尽管肉骨茶现在是宵夜,但曾经是南洋地区劳工们最爱的早饭,记录了早期华人在艰辛岁月辛苦劳作的时代角色。
清末时期,许多华人离开动荡不安的国家,到南洋谋生计。当时的马来西亚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在马来西亚了许多资源,需要运送回英国,而马来西亚大大小小的深水码头就需要许多苦力。由于华人知识水平不高,只能以劳力换取薪酬,如当三轮车夫、搬运工等,因此需要很好的体力。
为了长时间维持体力和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华人需要进补,但他们舍不得购买昂贵的中药食材。当时的中医师便把闽南及潮汕一带的饮茶加以改良,并且使用当地出产的胡椒,加上当归、玉竹、党参、红枣、沙参、肉桂、佛手、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让华人劳工们在早上出门工作前吃上咸中带甘、甘中带香的炖煮排骨,配上白米饭或油饭,以此旺血补气,增加体力应付工作。可以说,肉骨茶原本是穷人的食物。
由于用药材和猪肉煲煮的汤底除了美味可口之外,且营养丰富、抗风湿,并且提供了华工们所需的能量,从此广传开来,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良,成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的夜宵所爱。
由于华人口味的不同,肉骨茶便出现了以胡椒味为主的广东派和以药材味为主的福建派。在新加坡街头,广东派的肉骨茶占据了主流,而马来西亚则是福建派的天下。新加坡的肉味较浓,马来西亚的药味较浓。虽然口味上略有差异,但喝过肉汤之后,身体会感到暖热舒适,微微有些发汗。
吃肉骨茶的时候可以喝茶,以消除油腻感。当然,除了功夫茶,肉骨茶还有不少好搭档。吃肉骨茶可以配上白饭或鸡油饭,浓郁的肉汤和米饭相配口味刚刚好。如果觉得寡淡,可配酱油、辣椒和蒜蓉,吃起来更有滋味。最有趣的是,可以在汤中泡上油条,吸收了汤汁的油条既增添了风味,又保留了一些脆脆的口感,很受欢迎。
据说,马来西亚人三四天没吃到肉骨茶会感到失落。肉骨茶作为他们的宵夜得到了创新,如今马来西亚人有“瓦煲肉骨茶”、“鸡骨茶”和“海鲜肉骨茶”等丰富的口味可以选择,虽然与传统肉骨茶不同,但也深受青睐。
俄罗斯的饺子被称为pelmeni,人们将饺子配奶油或黄油当作夜宵吃,饺子馅由混合肉馅组成,其中有45%牛肉、35%羊肉和20%猪肉,西乌拉尔山地区的饺子还会加入蘑菇、洋葱、芜菁与黑胡椒。这种饺子何时进入俄罗斯菜谱不明确,有一种说法是它来自中国,被蒙古人带到西伯利亚,又传入欧洲。
俄罗斯人一次会包许多饺子放在屋外冷冻,这些饺子可长期保存,不损失营养,只需火加热便于食用,煮它们的水刚好可以用来做汤,整个冬天都可以慢慢吃,因此广受欢迎。这种饺子可以配奶油或黄油吃,也可以用黄油煮汤饺子、用奶油焗饺子,甚至是把饺子串成串烤,烤好后刷黄油。可是,在大半夜吃如此高热量的夜宵,俄罗斯人不怕长胖吗?不,他们恰巧就需要高热量,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严寒的天气。
在俄罗斯的北部高纬度地区,土地是永久冻土,居民的房屋必须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否则室内热气会融解冻土地基,导致房屋倒塌。那里的房子特别厚实,门窗要四五层,以防冬季室外寒气侵入。水管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铺在地面上,沿途设加热站,以防管内水冻结。当地渔民从冰面下把鱼打上来,仅需20秒,鱼就会被冻成冰棍。如果往地上吐口水,还没到地上,唾沫就结成了冰。在当地人看来,“有点冷”是指零下50摄氏度,如果不做好防寒措施,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街角的商店,也会被冻伤。
不仅如此,地球上最寒冷的城市雅库茨克就在俄罗斯,那里曾是俄罗斯流放的地方。从11月底,气温就进入到零下25到50摄氏度之间,一直持续到来年3月底,整整四个月的时间里,这里的人们生活在极度寒冷的中。当地人早就适应了这样的气候,只有气温降到零下52摄氏度时,学校才会停课。在这里,最严寒的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6.4摄氏度,史上最低温是零下71.2摄氏度,整个城市都在厚重的冻雾之中,能见度不到10米。
生活在严寒冬天里的俄罗斯人民要度过漫漫冬夜,就需要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因此,俄罗斯饺子里基本都是混合肉馅,煮熟或烤熟后的饺子配奶油或黄油,就是一道不错的宵夜。这样的搭配不仅饱腹,还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抵抗夜晚的寒冷,深受俄罗斯人的青睐。
寒冷的冬天带给了俄罗斯人诸多的不便,却也是他们最强的防御武器。1708年,查理十二世入侵,其军队中有一位在诸多战役中毫发无损的士兵卡尔,却在来到俄罗斯后因霜冻失去了两根手指和一个耳朵,他在行军日记中写道:“与我们所承受的痛苦相比,打仗就是儿戏。在我们周围都是怒号的寒风,冻雾在田野里冻得僵直,鸟儿被冻死从天上掉下来,好像被枪击中一样。当看到几百个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的战士刺客却在着战地医生,请求医生切断他们变得发白和松脆的手脚,耳朵和鼻尖根本不用切,被冻得一碰就轻易掉落,我的心在痛,泪在流。”不仅是查理十二世,拿破仑、等想征服俄罗斯的人发现,打败他们的不是俄罗斯的武器,而是俄罗斯的天气。
说到宵夜,大部分韩国人会想起来“糯米糕、荞麦凉粉”的叫卖声。20年前,每逢冬季的夜晚,在韩国的大街小巷就会挤满出售这两样食物的小贩,前者是用糯米做成的年糕,后者是将去皮的荞麦捣碎水煮后晾干。当他们经过住宅区叫卖时,许多人都会从家中跑出来,买些作为夜宵零食。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公寓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渐渐地,这种街头叫卖的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但韩国人依然保持着喜欢吃宵夜的习惯,从过去的糯米粉、荞麦凉粉到现在的炸鸡和生啤、炒年糕、米肠、烤地瓜和豆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炸鸡初次走入韩国人的生活在1984年,当年,第一家肯德基入驻首尔钟,但为了迎合韩国人的口味,通常炸鸡都会配有辣酱、辣椒粉、酱油、蒜等调料。现在韩国街头各种炸鸡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主要以微辣的韩式腌制炸鸡及蘸酱油食用的炸鸡为主,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韩国,送炸鸡和生啤外卖的24小时炸鸡店,每个街区都会有2至3个。在举行国际竞技比赛的日子,人们吃着炸鸡,喝着啤酒,彻夜疯狂。尤其是在夏季,人们因为炎热无法入眠,就会点份炸鸡,要罐啤酒,坐在像汉江这样凉爽的地方,享受户外的乐趣。
在韩国的大型企业中,员工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才稀罕;天天加班是常态,偶尔加班才稀罕;全体加班是常态,只有少数人加班才稀罕;加班超过两小时是常态,不足一个小时才稀罕。例如,在韩国sk电讯公司工作的员工上班时间是早晨9点,下班时间是晚上6点,但这些员工绝对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办公室,晚上则要到8点之后再走,他们的加班没有补贴,也不是强制性。其中一位名为金宙贤的员工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加班:“加班能表达我对公司的忠诚,对工作的投入,我希望能升职加薪。”
由此可见,8小时工作制在韩国的大多企业里都形同虚设,长年累月的加班是一种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企业文化,加班也成为了员工融入公司集体所必须表现出的合群、从众行为。换言之,要晋升、要美好前程、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唯一方式就是加班。
成年人要加班,青少年学生则要补课。在韩国,想要进名校,就必须上补习班,韩国补习班是的,被称为“学院教育”或“私教育”。韩国的补习班众多,所教的知识内容与学校完全不同,它们专门针对高考的内容设计课程、方法和答题技巧,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得99%的学生都受益于补习班。
这些学生每天晚上6点放学后,在7点前后来参加补习班,常常要补习到深夜11点才能回家。尽管零点后继续营业的补习班是违法的,但不少补习班选择“顶风上”,因此许多学生要补习到凌晨1点才放学。
加班的白领下班后,或者参加补习班的学生放学后,通常都是饥肠辘辘,这时候他们就要去吃宵夜了。炒年糕、米肠、烤地瓜和豆包是他们的最爱。炒年糕是将韩国传统年糕切成长条,加入鱼丸、蔬菜和辣酱后烹炒而成的一种零食,深受喜欢吃辛辣美食的朋友们的喜欢。米肠是在猪的肠子中灌入糯米、粉丝、蔬菜、调料清蒸后,蘸着盐或炒年糕的汤吃。这两样食物价格相对便宜,量又大,适合学生和上班人士。而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里,热乎乎的烤地瓜和豆包人气超旺,香甜可口的烤地瓜和内有美味红豆或蔬菜的白色豆包,成了冬季小吃的主角。
日本是拉面的王国,无论走到哪处街巷,总能找到拉面店。日式拉面的重头戏在汤上,吃拉面前一定要喝勺汤,汤头由猪骨熬制而成,汤底则有酱油、盐、味噌、秘制酱料等调味,这勺汤可谓是鲜咸美味。日本的这种平民食物与日本人的宵夜文化密不可分,自拉面开始出现,就成为了日常家庭的常餐食物,许多人购买拉面作为宵夜,拉面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就被贴上了“夜食派”的标签。
实际上在更早,拉面就在日本饮食中占据着主流地位。在东京的宵夜文化史上,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是一个分水岭。地震发生后,大量的赈灾涌入东京,其中饮食消费占了大部分。赈灾后,最明显的变化是饮食文化演变,深夜营业的店铺日趋常态化,除了茶舍、咖啡厅、边摊贩外,其他的餐厅也纷纷将营业时间往后移,通常是从中午开始到午夜,其中,拉面店是最常出现的经营店铺。
东京的人口流动率高,从各方涌来的人络绎不绝,这些游子有一种日常亲近感觉的心理渴求,他们对“家庭”有眷恋有怀想,但在现实中,游子们都是孤家寡人,或者与故乡有无比遥远的距离。人在夜深之际,心理防备的强度更弱,所以,不少游子在晚上入睡前的最后一餐,往往希望追求有母亲亲切风味的一碗拉面来暖心安慰,好让自己可以安睡到天明。这种以外卖为基础的夜宵拉面风潮形态,其实起到了一种慰藉游子心灵的心理作用。因此,拉面文化学者右田裕贵说:“东京人特别喜好的外卖文化,和拉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青年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