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饮料配方> 文章内容

进口商品持续升温 碳酸饮料增速领跑

※发布时间:2019-12-8 13:14: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手机丢了,系列二——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消费者购物热情不减》显示,中国快消品市场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总额增长了4.9%,其中,进口

  整体来看,四大快消品领域(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过去几年一直保持了量价齐升的状态,其中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品类表现出色,分别增长了11%和7.8%;食品和饮料品类则相对较低,仅取得2.3%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快消品的销量增速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但平均售价增速却开始放缓,从去年同期的4.6%降低至3.7%,仅略高于通货膨胀率。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虽然大商品和科技、重型机械行业已到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但中国消费者对来自美国及其他地区进口商品的需求并没有削弱,一方面中国市场需求多元化,从不同区域的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口商品,不容易受单一地缘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品类中,进口商品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品类增速,特别是在高端品类中,进口商品的占比非常高,这其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报告显示,进口产品销售额最高的前20大品类的进口商品中,市场份额超过50%的六大品类,分别为洋酒(74%)、葡萄酒(60%)、奶粉(57%)、香水(56%)、化妆品(51%)、巧克力(50%);复合年增速最高(2017Q2~2019Q2)的六大品类则分别为碳酸饮料(29%)、化妆品(28%)、宠物食品(26%)、护肤品(18%)、个人清洁用品(17%)、营养品(16%)。

  贝恩公司人邓旻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很多快消产品看起来已经遍地都是,但实际上市场的渗透率还很低,有许多可以深挖的机会,如碳酸饮料,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只有美国的1/20左右,这一点从进口碳酸饮料的高复合增速可知,快消行业的关键在于企业/厂商能否推出合适的产品来撬动市场需求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商品销售额的增速达到10%,为快消品整体增速的近2倍;其增长主要来自线上,进口商品的线上销售额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达30%,在线%。许多外资快消品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摒弃了复杂的实体渠道,选择积极拥抱电商渠道,实现了快速增长,如2017年在天猫开设国际旗舰店的西班牙药妆品牌Sesderma,一年之内销售额就实现了破亿。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认为,新进外资快消品公司通过专注线上渠道,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而对于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资大品牌而言,则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调整运营模式以适应更多的本地决策,紧跟市场变化并通过快速学习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执行速度,实施数字化应用和转型来应对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

  “电商渠道成本并不一定就比线下渠道低,当下最需要考虑的也不是哪个渠道成本更低,而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并实现销售目标,线下渠道更多作为教育市场和消费者面对面深层沟通的场景,而线上渠道则更多地扮演收割角色。”虞坚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