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早点秘方> 文章内容

图文:儿时那些美味早点都去哪儿了

※发布时间:2018-9-26 7:21: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现在哪里能吃到地道正的糯米鸡、酥饺和欢喜坨?”近日,不少市民在网上对武汉的传统过早小吃发起“集体怀旧”,慨叹儿时的过早美味大多已难觅。

  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汉口和武昌多处走访,确实鲜见这些地道的武汉早点小吃。有着传统手艺的“老武汉”师傅们称,做正的糯米鸡、欢喜坨等,工艺和成本都比面窝油条繁杂太多,很难挣钱,慢慢便少有人来做了。

  近日,家住武昌司门口的小王致电楚天都市报称,他在网上参与一个武汉本地过早小吃的怀旧讨论,感受特别深刻:“现在出门过早,除了面就是粉,小吃就只有面窝油条和油饼,鸡冠饺子和豆皮都蛮少,像糯米鸡、酥饺就更难吃到了。”

  记者随后登录本地两家生活论坛发现,关于“哪里能吃到正糯米鸡”的帖子非常火。在网友的讨论中,又提及了酥饺、欢喜坨、米粑、剁馍等多种传统武汉小吃早点,引发集体怀旧。

  本周,连着三个早晨,记者分别在汉口铜人像、统一街周边,以及宝丰、仁寿周边,和武昌司门口、中华周边等武汉老城区进行探访,只找到三家卖糯米鸡的早点摊、两家炸欢喜坨的小吃店,和一家卖米粑的小推车夫妻档。酥饺和剁馍根本找不到。

  今年60岁的刘师傅在宝丰一家面馆里卖糯米鸡,2块5一个,每天只卖50个,每天早上8点半就会卖完。“做糯米鸡太复杂,做不了太多。”刘师傅说。

  买了4个糯米鸡的市民王女士说,小时候很喜欢吃糯米鸡,但年纪越大越难吃到:“就算买到了,也都是面粉包糯米,味道寡淡。”王女士说,有香菇肉丁的糯米鸡才是地道的武汉的特色。

  “做糯米鸡、酥饺这些老牌小吃时间耗费长,成本相对来说非常高。”在汉口民族做了近20年早点的魏师傅说,武汉地道的糯米鸡包含糯米、香菇、木耳、肉丁、鸡蛋等多种食材,在烹炸之前还要用油捏合。“随便算算,成本就远远超过油条面窝。”

  魏师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一斤糯米4.5元,香菇12元,五花肉15元,鸡蛋5元。要把糯米鸡做得好吃,一斤糯米要配三两香菇、半斤五花肉,可以做出12个左右的标准糯米鸡,然后用小半斤鸡蛋跟面粉一起做外皮。“这一番倒腾下来至少要20元,平均一个糯米鸡成本就要1.8元左右。”

  他介绍,再算上烹炸的食用油、煤气、设备耗损和人工,一个地道的糯米鸡不卖3元以上就很难赚钱:“可是,这种小吃毕竟不是主食,谁愿意花三四块钱买一个1两的糯米鸡呢?”

  除了成本较高,正小吃的制作流程更繁杂,费力也更多。“酥饺、欢喜坨还要碾糯米,年轻人肯定是不会做了,小吃店也不会靠这个挣钱,卖的人就越来越少。”

  对此,餐饮专家称,可通过走精小线压缩成本,让市民的口味和口袋都能接受。“要把这种小吃的口味做地道,食材绝对不能少。”采访中,魏师傅告诉记者,他做的糯米鸡个头在慢慢变小,以此降低成本利润。

  餐饮观察人士认为,剁馍、欢喜坨、糯米鸡,以及红糖糍粑等小吃,都是上世纪武汉本地的地道早点小吃,成本的上升确实让其中不少品类街头难觅,即使有,也多是“简配版”,梦见别人剪头发已不是地道的老味道。“像用料做法更正的欢喜坨都只能在老牌酒楼里吃到,糯米鸡几乎都只有自己在家里做。”该人士认为,武汉的过早文化全国闻名,传承经典小吃的做法和口味,只能走“精小”线,让其真正成为早点中的地道“小点”,既利润,更口味,在街头和酒楼中重现。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关键词:小吃早点论坛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