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照片刚一听说北京要搞“早点工程”,报名想卖早点的企业有160多家;然而当评审办法公布了,该“真刀真枪”干的时候,这些企业一下子“浓缩”了。今天是提交评审材料的最后一天,截止到记者发稿时,前来参评的企业只有两家。
前不久,北京市商委出台了《早餐工程投资(经营)者评审办法》,本来,随后企业将必要的资产证明、投资意向等材料交上来,再经过专家评审团审核后,入围的企业就可以开卖早点了。可是,记者了解到,目前提交材料要求参评的企业只有两家,而报名已经是最后日期了。无论如何,只有两家企业参评是让人始料不及的。那么,早点工程何以会冷场呢?
这样的结果,确实让早点工程的有关负责人士感到头痛,也再一次证明了在北京“卖早点难”。早点工程的有关负责人似乎很理解企业,他对记者说,卖早点得有地儿,可盖商亭哪儿都不让盖,租地儿找房子不容易,利用现有资源,人家不愿意让你用,麻烦事多了。
一位开中餐连锁店的经理告诉记者,在北京卖早点说着容易,做起来可难了。首先找房子就难,北京地价高,租租不起,买就更买不起了。就算买块地也未必能让你盖商亭卖早点。就是有了地方卖早点,那中午、晚上怎么办,不能就闲置着。即使利用现有网点,如果要实现标准化也不容易,得实现统一配送、得有自己的物流等等。说是北京的早点市场很大,但企业考虑的是实际上座率,理论上市场潜力大,未必真的有客人。再说此前没有人做过,没有一个具体的经营模式,谁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
实际上,早点工程冷场,专家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北京卖早点无利可图”。北京地价高,而一个人的早点消费大概在三元到五元之间,加税,经营者根本无利可言。而且北京的建筑也有,企业卖早点找地方就是一个题。是不是应该出台一些诸如免税等优惠政策,将经营早点的企业扶植起来呢?
不少市民都表示,他们就盼着早点工程赶紧实施,希望某一天一来能吃上口干净的热乎饭。还有市民针对早点工程实施难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更“心急”的市民甚至拜托记者告诉早点工程的负责人和企业哪儿能租到房子。
家住朝阳区小营附近的世纪村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附近的育慧里小区、亚运花园等这一小区只有一个正规的早点商亭。本来附近的超市旁还有一个早点摊,前不久因为污染被停业了。为此张女士和邻居们每天只能在家里吃点儿前一天剩的饭菜或者面包、牛奶什么的。他们委托记者告诉企业,他们小区有一栋楼供公共设,可目前都空着,企业完全可以租下来做早点。他们还要告诉企业,如果在他们小区做早点,一定会有客人。
某保险公司的罗志荣先生还特地给记者发来传真,为早点工程出谋划策。在传真中他谈到了几点解决方案,一是减少厂房成本,采用流动车、暂时住房、现有商亭等等;二是减少人员开支,如雇用志愿者、职工等;三是综合管理费用降低,采用连锁公司形式;四是综合创收,和商场等其他商业企业合作共同创收;五是出台优惠政策为企业减税减压等等。